首页

长沙雨花区女s梦悠然

时间:2025-05-28 02:49:41 作者:以“稳”提质促外贸 民企跑出“加速度” 浏览量:96059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发虎院士介绍,伦坡拉盆地超千米钻探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团队正在继续向下钻探,力争实现超千米深度。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刚)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汕头“潮汕文化庙会”吸引民众

北京11月5日电 墨西哥城消息: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4日凌晨,多名男性枪手冲入墨西哥一家医院,枪杀一名病人以及两名警察。

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女子组)开赛 28队参赛

六是倡议加强对文明的传承和弘扬。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类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从起源讲,字母文字是在兼用意符和音符的自源性文字的影响下而形成,属于借源性文字。字母诞生于地中海东岸,周有光先生(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描述说,其东北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西南有尼罗河的圣书字,是两大古代文化之间的走廊,字母在这里孕育两千年左右,然后诞生。目前见到的确定无疑的最古老字母文字,发现于古代腓尼基比布鲁斯(Byblos)的阿希拉姆墓碑,年代在公元前1100年。

重庆万州:高温之下护“水中大熊猫”畅游长江

北京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持续发力,天竺综保区进出口首次突破千亿。2023年,北京天竺综保区进出口1228.3亿元,较2014年增长3.8倍,首次突破千亿,获评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A类综保区,占京津冀区域11个综保区进出口总值的27.2%,占比排名第1位,对京津冀综保区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为23.6%。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活动期间,海内外文旅人士还围绕“古城世遗游”“滨海世遗游”“山地世遗游”三条主题线路,沉浸式体验泉州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近距离感受福建旅游的资源禀赋。(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